【皖美青年】胡婷婷:让非遗搭上互联网“快车”
周末,坐落在在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大院村的山礼乡村会客厅内热闹非凡,游客们到院中赏花,尝地道美食,品铜陵白姜,体验农事,参观姜田......解锁悠闲生活的“方程式”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山礼的初心是做‘地域性美食的生产者,生活美学的分享者’。如果要说缘起的话,肯定离不开山礼白姜手作工坊出品的铜陵白姜。”铜陵市白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胡婷婷称。
铜陵白姜有“中华白姜”的美誉,其中以“佘家大院”最为出名。2022年,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。一次家庭聚餐时,胡婷婷听长辈们讨论,古法种植白姜的老手艺人越来越少,而且收益与付出不成正比,长辈们忧心着未来还有谁会种植白姜。胡婷婷祖上从曾祖父开始种植生姜,至今未断过,到她这辈已经是第四代,如今千年白姜文化面临失传的命运,胡婷婷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彼时,胡婷婷已经是圈内小有名气的展馆主案设计师,一边是收入稳定的体面工作,一边是即将失传的老手艺,这对胡婷婷而言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。最终,胡婷婷选择了后者,毅然加入到返乡创业的潮流中,创立“大山的礼物”——“山礼”品牌,走上了为“铜陵白姜”上下求索的道路。
如何让白姜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芒,这是创业后,胡婷婷首个要解决的问题。由于从小就看着父母种植白姜,胡婷婷知道以前姜农们销售白姜的模式十分传统,刚刚从田里拔出的禾姜马上被商贩买走。“这种方式无法提升‘佘家大院’白姜的附加值,更无法让消费者深刻理解白姜的文化底蕴”。
于是,她萌生了文创赋能铜陵白姜的想法,从口感、品种和包装进行升级。胡婷婷的白姜工作坊严格遵循手工腌制,坚持不用添加剂,并在原先的传统口感上做了改变,重新调整了材料配比,腌制出最能被大众接受的口感。胡婷婷还利用专业优势重新设计产品包装,让土特产精品化、礼品化,并且增加了定制化服务,与城市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做精致的伴手礼。
胡婷婷和爱人程陵亲自参与到白姜的整个种植流程。150天姜阁保种催芽,150天无霜期自然萌发,45天限定时间现拔现制,180分钟阳光晾晒......他们向有着几十年白姜种植经验的父辈求教,一边学习一边摸索,系统地整理着白姜的种植技术。古法制姜技术繁杂,但他们仍然选择将其延续下去。
一块铜陵白姜从选种到收获需要几步?什么是姜阁?姜农们如何把握时运节气变化?为了让更多人了解“佘家大院”的白姜文化,他们注册了山礼品牌的公众号、短视频账号。程陵发挥新媒体特长,拍摄记录了白姜种植的整个流程,利用品牌效应逐步推广白姜文化。“我们第一篇公众号推文发出有5000多的阅读量,很多网友评论说我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”胡婷婷说,铜陵白姜的口碑慢慢被传开,这给了他们更多坚持下去的动力。
2019年3月,胡婷婷注册了铜陵山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,公司现有固定成员五人,季节性员工六十余人,形成了集种植、加工、销售、设计、研发、品牌策划等为一体的经营模式。团队核心成员皆是铜陵本地的年轻人,大家来自各行各业,抱着“将白姜玩出花样,让白姜走向世界”的想法,跨界返乡来做农业。“回家不如回馈家,我们用‘山礼’向家长致敬,向远方的客人发出味觉邀请”。
依托大院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,2022年底,公司建立了山礼乡村会客厅,将铜陵白姜等家乡特产、本土菜色、地域文化融入餐饮空间中,受到了各地游客的赞誉。会客厅放置了糖醋白姜、酱汁白姜、黑醋白姜、姜米酒、城市IP周边文创等公司开发的产品,游客们常常寻“山礼”而来,带“山礼”而去。
“未来,我们将设计更多的白姜新品,吸引年轻人学习白姜种植技术,传承古法制姜技艺”。除了传承白姜文化,胡婷婷还希望以乡村文化引领、白姜产业带动,进一步孵化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和土特产,推动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的全面发展,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。
□虞欣,本报记者 程榕娟
关键词: